国际学校分类

英国在华开设国际学校按照历史发展、办学主体和招生对象的不同主要分类:

第一类是以外国法人形式开办的国际学校。

这里的外国法人是指在中国境内合法设立的外国机构、外资企业、国际组织驻华机构。这类模式是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尝试,仅服务于外籍人员子女。其办学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严格按照办学主体所属国家的课程体系要求设置课程教学;二是聘请经所属国家认证具有教师从业资格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三是传承所属国家教学管理风格;四是受招生对象限制,学校规模较小,学生人数有限,实行小班教学,外国学生比例较高;五是营造出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语言环境;六是学生毕业后主要申请到国外大学就读,很难再入读中国的大学。

第二大类是各省市相关政府投资兴办的国际学校或国际部,或者是由政府之间合作举办的国际学校。

这两类学校由政府规划并投资建设,由政府指导办学,一个目的是为解决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作为前面那类纯粹的由外籍人员开办的同时只服务于外籍人员子女的学校的有益补充,是各省市政府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吸引和留住更多国际化人才而进行的教育配套,另一个目的是引进优质国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交流改革与创新。这些政府投资兴建的国际部通常具有:办学场地优越,硬件设施良好,各项教育教学设备齐全先进,学校规模较大,一般可以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的连贯性教育这些特点。前一类招生范围有严格限制,只能按照政策规定的招收外籍人员子女或者拥有港澳台或非国内身份的孩童提供学位,教育理念和教学实施上与外国人创办的国际学校还有一定区别,多数还处于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并在实践中探索试验的阶段。管理人员通常由政府聘请中方有办学经验的办学团队和国外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共同担任。这类学校为高素质的海归人员子女提供了很好的选择。

第三大类是各公办学校开办的国际课程班或国际部。

由于众多学生和家长对出国留学的热衷追求,使得有名的老牌公办学校都先后适应学生需求主动开设了“国际课程班”,在广州约有六分之一的公办学校开设了国际班。这些公立学校开办的国际班有的分班单独培养,有的是在常规的班级课程中增加一些国外留学所需要的标准化考试的辅导和语言培训课程。这类学校往往既不耽误国内传统课程的学习,又能接触到国际化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考虑到成本因素,多数国际班虽有外教,但仍以公办高中自身的优秀教师为主。

第四大类是民办学校独立或者与国外学校、教育机构合作开办的国际学校。

这类引进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国际学校凭借高素质教学水平、国际化课程设置、全英文授课等优势,对经济条件富裕的本土家庭具有巨大吸引力。A-LEVEL课程学制为两年,学生在上完IGCSE课程(年龄相当于中国的高一)后继续读两年A-LEVEL才能申请大学IGCSE课程相当于中国的初中课程。学完IGCSE课程能够很好的衔接A-LEVEL,甚至IB,AP课程。一些普高的国际部会根据中国的学制把IGCSE压缩为一年,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衔接A-LEVEL课程。广东的华美剑桥国际高中、华师国际预科中心、深圳国际交流学校等引进的都是A-LEVEL课程,就读这类学校的学生毕业可以申请到以英国为主的接受A-LEVEL成绩的国外大学就读。

由于办学成本及引进课程和师资等费用均由民办学校自身承担,这些民办学校创办的国际学校相对公办学校的国际班来说学费相对会贵。但是由于民办学校只能依靠自身的优质课程和教育教学水平及办学成果来吸引学生,因而在办学质量上还是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学生入读此类学校门槛较低,只要中学期间有学过一年的IGCSE课程的所有中学生都可以申请入读采用A-LEVEL课程的国际学校。相对IB课程,A-level课程总体难度低一些。但是单科难度并不低。A-LEVEL还会有不同的考试局,相当于我们中国有不同的省可以自己命题,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考试局。作为目前最为国际化的一种课程体系,A-level成绩被全球认可。但是随着修读学生人数的增加,竞争越来越激烈,3个A并不一定能拿到名校Offer。

第五大类是房地产企业或高端地产高档社区为打造高端国际社区而配套建设和引入的国际学校。

这类学校主要是为学校所在社区的业主子女服务,以招收中国学生为主,申请入学者不受地域限制,但需通过该校自主设置的英语及数学考试。这类型的学校充分考虑业主孩子的教育需求,基本上如果孩子从小开始入读这些学校,就可以完整接受到系统的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初高中教育。